Archive for 07月, 2007

搜狐是谁的公敌

三大网站组建奥运报道联盟,舆论几乎呈一边倒认为搜狐完蛋了。甚至有比较惨的预测搜狐将会如同中国不争气的国家足球队一样以0:3惨败。其实,战争不是今天才打响,在三网站睡大觉的当口,搜狐就悄悄摸摸进奥运村了。待人察觉,人家岗哨都布置好了,机关枪架好了,关键山头也守住了,只等敌人上来一个宰一个。这时候你说组建联盟攻下阵地,靠谱吗?明摆着骗骗国内到不了华尔街的普通网民。


纳斯达克的投资者不是傻瓜,国际上的资本家不是傻瓜,广告主更不是傻瓜,特别是对于目前众多希望借助奥运打响国际化战役的公司。在奥运这块大蛋糕前,搜狐的独食吃得理所当然。人家是明媒正娶,地位不是说废就废的。


之所以有一边倒的舆论行情出现,估计原因有二,一是三大网站被搜狐逼急了,不得不想出此招进行危机公关。弱者联合除了壮大声势外,其实于事无补。虽然三家网站都不是弱者,但相对于根正苗红的搜狐奥运,就算弱了。眼看08后搜狐有可能一家独大,三大网站连骨头都没啃着一根,那咋成。


另一个原因也可能缘于张CEO一向不得人缘,特别不得记者缘,记者的笔下自然没好话。稍有些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划为兵。其实在张CEO眼里,三大联盟也好,五大联盟也罢,不过是纸老虎。唬人罢了。


搜狐不是病猫,张CEO也非等闲之辈。多年拼搏,搜狐的发展战略倒是越走越清晰。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做互联网公敌的。

浏览数:星期四, 07月 26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网络时代奥运博弈力量转变

就在搜狐3.0博客大会召开前夕,新浪三家网站突然宣布联盟,狠狠打了张朝阳一闷棍。三大网站联手共战搜狐前所未有,这本身就证明了搜狐奥运价值的巨大。令江湖闻之变色的事情还没完,凤凰网,MSN中文网,雅虎中国,猫扑网这几位狠角色紧跟着也加入了奥运报道联盟梯队。


目前就气势而言,搜狐显然输了一筹。但商战有时与气势无甚关系,关键看效果。联盟是否意味着胜利目前下结论为时尚早。


三家为首的联盟与搜狐的博弈属于互联网本身的争斗。还有一个更广泛的联盟正在秘密迅速酝酿集结中,即非奥运赞助商与联盟网站结成的利益共同体。这对搜狐来讲才是最致命的。如果搜狐花费巨资拿到的证[对广告主的吸引力不及联盟的吸引力强大,那么搜狐的钱就花得冤枉有网络人士称,不排除搜狐与CCTV5联手的可能性。目前没有看到搜狐方面的应对之策一切尚有变数。


目前有可能形成的两极对抗实质是官方力量与非官方力量的博弈。这两种博弈在过去一直是官方力量占上风,但同样的情况是否适用于互联网时代很难讲。过去媒体渠道窄,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有限,所以官方力量一直拥有强大的话语权。


但今天不同,网络本身就意味着颠覆。在网络时代,媒体垄断不再是历史,在这样的情况下,独家是否还有先发优势? 搜狐的更多话语权是面向世界。获得奥运官方赞助的厂商有限但实力强大,对多数非奥运厂商而言,联盟的吸引力会更大,但国际影响力呢?


搜狐未必会输。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浏览数:星期日, 07月 22nd,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视频大战,怎一个乱字了得

中国人喜欢扎堆儿,互联网尤甚。


游戏火时,大家不用召唤,全部一拥而上。有人捡到了黄金,有人只捡到了黄铜。倒让过节收礼的脑白金史玉柱用个半成品征途狠狠教训了一把,什么叫网络营销!小字辈们一边悔恨:姜到底是老的辣。这才真正领教了什么叫后发制人。


说如今互联网最火的要算视频类网站肯定不会有人反对,除非那人骨子里没有IT的基因。一边色情黄海无涯,一边银子烧得心疼到流血,还得打肿脸充胖子:我们有信心。这情况,说有多糟就有多糟。个个都盯着youtube跟乌眼鸡似的,巴不得自己就是下一个被google收购的对象。话说得比天还大,好象自己就比YOUtube 差那么一点儿就摸着天了。可惜,差一点还是差得很远。天没摸着边儿,天使投资也不那么好糊弄了。


民间有句俗语说得好,吃屎也得吃头遭。后面吃到的就真的只有狗屎了。也不知道是哪个没创意的家伙想出来的名词:网络电视台。好象视频跟电视台的区别就是一个叫观众,一个叫网民。要是真的这么简单,风险投资早就开始大把捡银子偷着乐了。


电视台要包罗万象,你那支带着几条破枪的游击队有能耐包罗万象么?新闻、资讯、娱乐、体育,哪一项不需要百儿八千的人马?等不到天使来拯救,于是只好一个猛子先到黄海里扑腾,拼着条小命活口人气儿再说。这还不算。都说内容为王,创新是魂,除了似曾相似,也没见着几张新面孔。都强调自己是唯一的,哄哄投资也就算了,不要做着做着连自己都当了真。工夫浮在表面,不分析网民需求,不分析网络发展趋势与习惯,贸然做了,也只能是亏损。都说互联网是烧钱的行业,但不是所有烧钱的主儿都能活到挣钱的那一天。关键的突破点在哪?


就目前而言,怎一个乱字了得。

浏览数:星期六, 07月 21st,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打破固有惯性思维



没有专业知识可以学,没有工作经验可以积累,没有沟通能力可以锻炼。而缺乏意识和观念,在哪里去培养呢?


 


一个煮熟的鸡蛋,不借助任何外力,如何让它在桌子上立起来呢?众人想了许多办法,都没能成功地让鸡蛋立起来。有个人不顾一切,打破鸡蛋的一头,结果鸡蛋就平衡地“立”在桌子上了。


这是对潜规则的突破,因为人的潜意识里给自己画了一个框,认为鸡蛋是不能被打破的。这只是人自己给自己上的一把思想的枷锁。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打开这把锁。


 


一位导演挑选女主角,报名的人很多。导演就把所有的侯选演员关进一间屋子里,派了个守门人守着,并告诉演员们,谁能够第一个走出来就可以获得期待中的角色。导演说完就走了。所有女孩立刻一拥而上,一个贿赂守门人,一个哀求守门人,还有一个威胁守门人,威逼利诱全用上了,但都没能如愿。在所有的声音中,一个女孩大声说:选什么破演员,早知道是这样我就不选了,我要回家!说完嚎啕大哭。守门人看了下,就放她走了。女孩立刻向导演飞奔而去。


以退为进,有时候反而达到目的。


 


   敢想只是第一步,如何做是第二步。如果自己的思维都不给自己机会,不容许自己去多想,你会发现生活的范围越来越窄了。到处都有规则,到处都有规矩。有时候还必须得敢于去打破。


 


       生活中有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只要你勇于打破固有的惯性思维,就会发现不可能也能变成可能,只要你方法得当,可能的事情慢慢就会变成现实。




浏览数:星期四, 07月 19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成功取决于什么

什么是成功?对成功的定义有许多种,但成功者一定是对社会有积极影响有正面贡献的人。


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呢?


 


一、浅草才能没马蹄。许多人追求稳定的生活,结果一辈子没能稳定。一旦身处某个宽松的工作环境,薪水比从前多两千,就开始小富即安,乐不思蜀,不思进取了。这类人,甭管学历有多高,在社会中都难以出人头地。原因很简单:胸无大志。


 


二、做事需要人督促,否则决不主动行动。永远是一副老板命令下来才去做事的人,永远都不会有积极的行动。如果没有严格明确的命令,两天的工作可以拖成四天完成。如果老板不要求,永远不会在业余时间去思考明天的工作如何开展才会更好。可以想象,这类人怎么可能成功。


 


三、缺乏激情。对生活缺乏激情,对工作缺少激情。30来岁的人,却有60岁的苍老心态。对生活不投入,对工作投入不进去,渐渐地,就被后起之秀取而代之了。心态很重要。成功者往往都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不学习,不思考。人的知识不是一天学到的,在今天这个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不随时学习新的知识,不注意补充新鲜观念,很快就落伍于时代了。许多人只顾埋头做事,不抬头看天,结果“几年如一日”,没有任何进步。慢慢地,就适应不了竞争的需要,因为原有知识结构跟不上了。可以想象,落后于时代的人怎么可能成功?


 


五、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话少不等于不会沟通,关键是能否说到点子上。有许多人天生就害怕与人沟通,缺乏与人打交道的正常心理和基本的社交礼仪。成功不是一个人能够做起来的。


 


六、缺乏奋斗目标,或者目标一天三换。前者是盲目做事,走到哪黑就在哪歇,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做事自然盲目。不知道为谁做事,也不清楚为什么做事。后者则是太过随意,今天一个目标,明天看见另一个,又改主意。二者都不可能成功。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在于专注和坚持。


 


以上说的都是不成功的主要因素,反过来成功者的原因就不难找到了。可以看得出来,成功与否与才华无关,与学历无关,与是否天生就聪明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这段时间的感悟。

浏览数:星期四, 07月 12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为什么会上学历的当

一朋友,身价过百万,一直以来在传统行业如鱼得水,生意有声有色。近来却非常地烦恼,因为要打官司。打官司的起因是:由于他相信镀着金边的海归能帮他做互联网。几十万投进去,结果颗粒未收。最令朋友气愤的是,那位海归在失踪之前让他大大长了一番见识,悄悄去工商局仿造了签名,把原本需要出资才能做的小股东改成了公司的大股东。


官司目前尚在进行中,其它暂不评论。单就用人而言,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看重海归背景,看重学历。这其中有些象朋友这样上了当吃了亏才肯罢休。原因何在。


 


一、高学历必有高学问。这是最大的一个误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人才,但许多企业挑选人才往往没有一个具体科学的衡量标准。特别是理论水平欠缺的老板,听着硕士博士们侃侃而谈,一通宏观理论下来就被砸晕了。殊不知,书本知识是死的,实践知识与书本有相当大的差距。老板们应该反思:抛开学历,你还能考察些什么?在学历之外评价一个人有多种方法。人品,做事的方法,毅力,是否朝三暮四,生活中的东西更能够反映一个人本性,也是远比学历海归等表面更为重要的考察内容。用人用长处,但这长处一定要落到实处。如果永远停留在半空中,最终受害的还是企业。


 还有一类老板之所以看重海归,主要是考虑公司的国际化发展,限于自己一直在国门内打转,不知道外界真实环境。由于海归在国外生活时间长,国外优秀的东西没学回来,可能坏毛病却学了不少。当然与国内的企业水土不服,于是种种怪现象就产生了。


 


二、因为投资人需要。许多企业老板雇用海归高学历,其实他们内心也知道这些人未必有太大的真本事,但为什么还要用呢?只有一个原因,企业规模不大,需要吸引投资,投资人很看重团队成员的结构。于是,高学历,海归背景成了向投资人介绍的金字招牌。投资人投资多个行业多个项目,未必对每个行业的发展都了如指掌。投资人不是神,未必具备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有这样优秀的人才,投资这家公司还有什么疑问呢?一家企业是否能够做成功,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在大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江湖中人都知道:拿出类似海归高学历这样的东西忽悠投资才更靠谱。这也可以看出,对海归高学历的热捧是一种社会病。许多投资人投一个亏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在这里。

浏览数:星期四, 07月 12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