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06月, 2007

Google在中国肯定干不过百度

(近来google与百度之战很是热闹,俺也来发表点个人的看法。)


Google与百度,一个是国际搜索引擎巨无霰,一个是中文搜索引擎老大。长久以来,到底谁在中国表现更强呢?过去的答案一直是:百度。这是千万网民鼠标投票的结果。可是,暂时的领先不代表长久优势,自打盲测报告出来宣称百度在七个方面落后于google,业界震惊的同时,百度似乎选择了沉默。而近段时间google动作颇大,收购网址导航站265,与新浪的结盟更是在互联网投下一记重拳。所以,现在出现一种说法:google流量上升云云。


目前的媒体报道形势对百度十分不利。然而媒体的报道不代表商战中的真实状态。个人分析,google目前在中国肯定干不过百度。理由如下。


 


 


一、百度凭什么成功?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大量信息,人们需要在大堆信息中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于是出现了搜索引擎。国内做搜索引擎的不少,唯有百度最成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其它的搜索引擎没有在中国网民的心智中建立稳固清晰的定位,而深知市场之战主要在于用户心智之战的李彦宏,凭借“我更懂中文”这一独特的市场定位一举击中了其它竞争对手的软肋,并迅速成长为中文搜索引擎领域的老大。中国网民要搜索,你引擎不懂中文,谁还会选择呢?应该说,百度最初的成功得益于精确的市场定位,百度甚至成了中文搜索的代名词。由于定位准确,加上较强的市场执行,百度已经培养了中国网民有问题找百度的搜索习惯。所以,如果google要想打败百度,必须从对手强势中的弱势寻找下手机会。百度的强势在什么地方?在于它代表了中文搜索,这里面隐藏什么弱势?那就是,英文搜索它不在行。但这是在中国,对于多数不具备多少互联网高深知识的普通网民来讲,要的就是中文搜索引擎。


 


二、盲测报告能说明什么问题?


个人认为,一份盲测报告代表不了什么,一是它的真实性受到怀疑,二是技术先进不代表市场先进,三是即使盲测报告具备真实性,却无法在短时间之内改变网民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固有认知和搜索习惯。看看google一路伴随的倒霉声音:从名字到ICP牌照到产品,有说google剽窃的,有说google模仿的,还有说google是强盗的。从google输入法的口水大战,再到生活搜索被指抄袭,等等事件都让google中国本土化之路上坎坷不已。再者,互联网行业发展到今天,不是单凭技术就取胜的时候了。所以,单凭一份盲测报告,撼动不了百度的老大地位。反倒让人疑心,叫喊声音这么高的谷歌,背后是不是快到了撑不住只好说假话的情形了。


 


三、发展方向是否相同?


有业界人士称,百度与google的发展之路不一样。依据在于,百度的方向是向门户搜索发展,所以百度出现了空间,为网民提供了博客写作的可能性,目的很明显,增加用户对百度的黏度,让用户更多的时间停留在百度。这与门户网站的发展思路如出一辙。而google的发展却是反百度而行之,让用户找到信息之后快点离开。表面上看是这样,因为在google的页面没有空间或类似的项目。


事实真是这样吗?不是。否则google为什么要和新浪合作,这说明了内容对搜索引擎的重要性。Google现在才发力,之前在中国市场一直独领风骚的百度难道就没有考虑与几大门户网站合作的可能性吗?个人以为,百度不是没有想过,李彦宏一定有自己的打算,否则彦宏为什么没有选择与门户网站合作而是现在才开始考虑增加用户黏度的问题呢?一是百度之前的发展一路高歌,二是竞价排名的广告模式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时期,需要突破。向何方突破呢?一直坚持和专注的李彦宏显然并没有打算多处出击,只是想把中文搜索引擎深挖狠挖,增加流量,目前来看,博客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反观google的发展,李开复掌舵之下开始大手笔运作,与门户老大新浪结成了亲家,接下来可能还有TOM网和中华网。Google不发展门户搜索,但它同样是通过深度合作的方式利用门户网站的用户为自己增加巨大流量。这一点来讲,与百度自己增加空间的功能如出一辙。


照此看来,google的发展思路与百度简直是一模一样,只不过在战术层面不同罢了。这是不是说明了百度对于中国市场的了解和熟悉程度是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模仿老大者未必能生存。这方面各行各业都有血的教训。所以,google在中国撼动不了百度的强势地位。而且,很大的可能性是,今后它也干不过百度。

浏览数:星期六, 06月 23rd, 2007 未分类 2条评论

几本书

1.         商战 


看了这本书,解决了头脑中长久以来没有答案的疑惑。无论企业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早晚都会面临战略的选择,特别是今天的商业环境,逼着企业管理层快速成熟。什么样的部队采取什么样的战术,打什么性质的战争,书里说得很明确。看完此书后,思路一下子清晰了许多。,对怎么打好商战确实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强烈推荐!


 


2.         输赢  


什么时候是输,什么时候是赢?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相信峰回路转,也相信在实力之外,有些东西还是需要了解的。书里的精华部分在大单销售的六步总结。曾亲眼目睹软件公司的管理层用过,确实奏效。其实,无论使用什么招式,最有效的招式就是最好的招式。


 


3.         蒙牛内幕   


了解蒙牛发家致富传奇很好的一本书。做事先做人,看看老牛,景仰之。参天大树长成的背后,若非大手笔、大气魄、大胆略者,安能成就?战胜不复,中国没有第二个蒙牛。


 


4.         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郭士纳著


伟大的CEO写的一本极好的企业发展参考书。特别是对于国内盲目多元化的企业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可供反思的东西很多。十年前美国的企业面临的问题,今天的中国企业依然在重蹈覆辙。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不知道怎么做,就看看前辈的忠告。


 


5.         为什么  宁高宁著


   想起一句话,什么事情做到最后都是哲学层面的东西,企业家也不例外。站在云端看风景,视角不同,收获自然不同。看别人走过的路,再反思如何走好自己的路。无论是国企私企,商业环境中有些东西总有共性。


 


6.         大染坊(书与碟)


民国时期的商战惊心动魄。其透露出的银行与企业的生存关系很值得琢磨。不知道史玉柱当年看到此书会做何感想?


 


7.         大国崛起(碟)


欧洲的发展史值得玩味。个人最欣赏德国的教育改革。百年基业,教育为本。


 


8.         亮剑(碟)


对于亮剑精神本人没有什么体会,倒是深刻理解了孙子兵法所说的出奇不意,计如江河层出不穷也。李云龙不按牌理出牌每每收获颇丰就是最生动的诠释。什么是规则?想起一句广告语:我定规则我就赢。军事战争如此,商战呢?

浏览数:星期一, 06月 4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中韩投资论坛预示中小企业融资春天?

事件


   5月29,中韩投资论坛在京举行。此次投资论坛汇聚了北极光,IDG,赛富等几家国内活跃的投资机构。紧接着,530日,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发展与合作中韩论坛在京举行。69日首届世界华商韩商发展论坛将在北大举行。


一、           韩国资本大举进入中国


国外资本进入中国不是一天两天了,然而,象韩国资本如此密集大规模地进入国内,尚属首次。韩国资本来势汹汹的背后,是国内日趋成熟的商业发展环境。中国20多年的高速成长,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是日渐增加。加入WTO之后,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扩张,国外资本也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企业融资的领域。


中央台的《对话》在前不久才与纳斯达克的CEO进行了这方面的交流,这开启了资本时代的国外资本全面进入中国的信号。在韩国资本大举进入国内市场的同时,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本力量的改变。更多地,还有韩国投资环境对中国企业的影响,韩国企业高速成长背后的可供借鉴模式。同时可以预见,韩国资本进入国内,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到世界性的资本市场进入融资是个极好的练兵场。


二、           资本说话的时代


如今的时代是资本说话的时代。竞争的日趋激烈催生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速度和力度,加大了中小企业对资本的渴求。无论是处于创业前期的中小企业,还是已经在路上的中小企业,资本正在用独特的力量影响着企业的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资本说话的时代,就得按资本世界的游戏规则玩。因此,对于融资兼并、资本收购的系列知识的基础了解是中小企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昨天,守在家门口发展好国内市场就已足够。在今天,你不走出去,人家就进来了。随着资本流入国内市场,改变的不仅仅是企业的运作方式,还有做企业的思想。昨天,国内与国际的区分非常明显。在明天,国内的投资环境与国际的投资环境的差别会越来越小。这是一种趋势。


三、           是否预示中小企业融资的春天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件让政府头疼的事儿。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国际资本大量涌入中国,这对缺钱的中小企业来讲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但韩国资本进来,其关注的投资热点依然首先聚集在高科技行业,而对中国传统行业的关注暂时不会太大。另一方面,国内本土投资机构已经开始将资本目光逐步转向传统行业。对众多急需融资的中小企业来讲,这些深刻的变化是否预示着融资的春天已经到来?


关于资本,有这么一句:资本不做雪中送炭之举,从来只做锦上添花之事。

浏览数:星期一, 06月 4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牡丹亭百场纪念演出

1        早已闻得青春版牡丹亭如雷贯耳。很幸运地,与朋友在小剧场观看了百场纪念演出。小生英俊,旦角美丽,唱腔优美,余音绕梁,真是名不虚传,确确实实当得起美仑美奂四个字!优美的昆曲一直被人誉为戏曲之祖,国粹京剧最初就是从昆曲演变而来的。经典戏剧的确与众不同,如果没有去现场,永远无法体会戏曲的美妙。


2        青春版牡丹亭从视觉上给人的冲击非常大,身临现场,无一不感到美的存在。整出戏,从舞台布景,服装到道具、灯光,汤显祖于四百年前写下的华丽词藻,意境的美妙难以言喻。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将昆曲的艺术魅力显露无疑。虽然演出时间比较长,但几乎没有观众中途退场。


3        在没有观看戏曲前,我脑海中关于戏曲的印象就是破旧的衣衫,年迈的演员,极拖沓的唱腔。一直以为戏曲是陈旧过时的东西。听说当年汤显祖独自编写剧本时,为了柳梦梅与杜丽娘的情事,曾经伏案大哭。这该是何等动人的爱情故事!四百年前的才子佳人,穿越时空,于21世纪的舞台上,于灯光变幻间,男女主角轻妆华服,举手投足,边舞边唱,轻盈的水袖,优美的身段,眉目流转间,如梦似幻,让人如醉如痴。


4        什么是爱情?汤显祖这位伟大的戏曲家在牡丹亭上通过主角之口告诉世人:爱情就是让人生而死,死而生的东西。杜丽娘因情而病,因梦而亡,只为了一个梦中相会的书生;柳梦梅拾画而情生,在梦中娶冥妻,想来令人感到不可思议。梦中有爱,爱中有梦,让人分不清这是在世间还是在梦里。或许,梦本就是世的浓缩,世本是梦的延伸。物欲横流的世界,真情难觅,再看柳生与丽娘的三世情缘,让人感叹良多。

浏览数:星期一, 06月 4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

销售与恋爱的相同之处

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真理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销售与谈恋爱,一个理性,一个感性;一个需要周密分析灵活应对,一个需要真情投入本色发挥。看似相差十万八千里,其实本质颇为相同。


 


一、锁定目标。谈恋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同样,销售也是如此。销售需要寻找客户,谈恋爱需要先找到恋爱对象。现实往往是,你所关注的那个恋爱对象已经有意中人了,你只是个后来者,怎么办?这就好比客户已经与竞争对手相谈甚欢,你怎么办?有个理念,只要双方还没有正式步入婚姻殿堂,(还没有签正式合同)那就意味着机会的大门还没有完全关上,因此,你没有放弃的理由。只要目标确定了,就不能放弃,永不放弃。


二、你了解她吗?锁定目标下一步就是了解它。它的需求,它的困难,它现在的状况,它需要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这就好比了解姑娘的个人喜好,吃酸的甜的,喜欢品茶还是喝咖啡一样。客户的需要有时候并不是非常明显,有时候客户的需求又显得前后矛盾,又要A又要B,而AB往往是非此即彼的。这时候如何聚会?需要销售人员做个有心人,去掌握有价值的信息点。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客户,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努力。客户说的都是对的,但尊重客户也要讲究方法和手段。


三、打动人心的关键。不同的姑娘有不同的择偶观,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选择标准。小伙子打动姑娘芳心的,往往不是因为鲜花和巧克力,而是因为某件事所体现出的人心深处最本质的东西,对姑娘的关心与在意,所付出的诚意。对于客户而言,最能打动他们的,既不取决于技术,也不取决于产品,而是取决于价值与利益。没有合适的利益撬动点,客户是不会轻易动心的。因为,买方市场,选择太多了。


四、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当你站在对方的角度,从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许多矛盾的事情便有了清晰的脉络。理清了关键的点,再去想解决之道。纠缠于细枝末节,只会让事情陷入复杂的局面。从一点入手,深挖细作,再逐渐打开全局。但要找到那个点,需要动用全部的身心。

浏览数:星期一, 06月 4th, 2007 未分类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