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04月, 2006

生意的机会只有一次!

 中国人做什么都爱赶热闹。厂商打广告也不例外。

   自去年超级女声红火之后,众多广告厂商纷纷把目光瞄准了一夜成名的超女们。一时间超女广告铺天盖地,让人应接不暇,大有不让公众视野喘息之机。借着当初超女横空出世的风光,广告确实也火了一阵子。然而,时过境迁,连续的广告轰炸早已让公众眼球出现了审美疲劳,甚至产生了厌倦和反感。就人的内心情绪而言,我估计真正记住广告厂家的没有几个人。不信到街头去做个民意调查看看。厂家们花了大把大把的钞票,到头来却是为别人赚了吆喝自己赔了银子,岂不是太不划算!为何会出现此等局面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在如今的年代,请明星或者公众人物为自己企业的产品代言宣传,希望借助明星的光环提升产品的知名度,这个宣传策略本没有错。若是广告卖点抓得好,与明星的配合相得益彰,那么给公众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确实有助于提升产品知名度。但是,这里面有个大前提,那就是,千万别让明星的光环掩盖了你产品的光芒。如果观众只看到了明星,没有看到你的产品,那么你这个广告就是失败的,与原来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去年的几个超女广告。那几个出钱的广告厂家又有几个的产品光芒能够盖过去年的超女呢?浏阳河酒,神州电脑这样的企业,先不说其产品质量本身到底好不好,光看其广告片,产品卖点就没有抓好。如果仅是其公司自己做广告,最起码还能让受众清楚地知道这是卖酒的,这是卖电脑的。而一用上超女的,我就不清楚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了。


超级女声在中国这样的传统国度本是个新生事物,厂家们利用超女们进行宣传无非就是看重超女在青年人中的号召力,更多的是对少女的号召力。不是有玉米,凉粉,盒饭们在背后支持吗?这块市场潜力不容小觑。然而,市场经济不容许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市场潜力不等于市场。要真正拿到手中的钱才是钱,想象中的银子毕竟只能是想象,而不是银子。厂商们显然没有弄清楚这一点。


再者,神州可爱宝这样的产品其用户定位应该是家庭中的孩子们。孩子们是真正的用户,利用孩子们对青春偶像的喜欢做宣传也没有错,但是,孩子毕竟不是真正掏钱的用户。旁边的家长才是具有决定权的人。购买者和使用者是分离的。这一点企业应该很清楚。孩子们会迷恋超女们,家长们未必就会。孩子可以感性,家长可能会更理性。我想掏钱买神州电脑的用户绝不会考虑你用了哪个明星做了宣传,而更多的是要考虑你产品的品质,价位,售后服务,甚至是企业口碑等一系列更实际的问题。用超女为电脑做广告,固然能讨孩子的喜欢,却未必讨家长的喜欢。这个广告显然打得有点不伦不类。


再说个更离谱的浏阳河酒。我不知道浏阳河酒的用户中有几成是女性。但我想,在中国,喝白酒的八成以上是爷们儿。这些爷们儿中有多少是喜爱超级女声的我无从知晓。喜爱超级女声的爷们儿中又有几个会因为超女的广告而去掏钱买酒的我就更不清楚了。我想,多数人都有和我一样的疑惑吧。既然市场需求不明确,用超女来做宣传是不是价格太高了点?超女们走的是动感的青春路线,你企业的产品并非时尚消费品,不是走青春路线的。根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据我所知,一个真正成熟的时尚消费品也未必会用这几个刚刚红火的女孩子做宣传。这里面有个产品定位的问题。明星的号召力是大,但是与你企业的产品定位不搭配,怎么看怎么都让人觉着不够协调。再者,去年请超女做的广告太多,用户留下深刻印象的又有几个呢?一拥而上地去追赶潮流,表面上看似乎抓住了时尚,其实却未必。


就去年的超女广告而言,真正受益的只有蒙牛这一家公司。这与他们最先吃螃蟹有关。后来的追赶者,获益的有几个恐怕只有企业自己心里最清楚了。


犹太人的生意经里有这样的观念,生意的机会只有一次,每次的生意都是唯一的。我们的企业或许应该参考一下。我听说今年的超级女声又有大量的广告准备跟进,这其中肯定不乏头脑发热的企业。听说许多跟进广告的企业之所以愿意投钱,原因在于看好去年超女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然而,去年是去年,今年是今年,去年超女的持续热度能否延续到今年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再加上梦想中国,我型我秀这类节目的声势,今年超女是否一如去年一样辉煌就难说了。要知道,生意的机会只有一次,也许风光的机会也只有一次。


因此,投钱的企业们可得考虑好了。

浏览数:星期五, 04月 21st, 2006 未分类 没有评论

用经济学的观点看待婚姻

(博客首页)


经济学中讲到投资是这样说的,千万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为这样会增大风险。而婚姻恰好是几十年将一项人生投资幸福感寄望在一人身上。从投资学的角度来看,婚姻显然不符合投资观点,因为人为地增大了风险,没有保障。


投资者都很注重投资对象的风险规避能力,以免在发生问题时影响到目标的实施,以避免成本全部赔进去。而婚姻根本毫无避免风险的能力,因为没有退路。唯一维系婚姻的感情也很容易在物质和各种利诱的双重冲击下变得不堪一击。许多人离婚不是因为感情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生活中许多细节的矛盾集中爆发。


投资者最忌讳的是赌博式投资,最希望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投资,最愿意看到按照设计好的路线取得收益。而婚姻,正越来越成为一种赌博,婚姻的发展往往不是人们所能够设计的。人们明知其风险巨大,依然抱着乐观的心态进入。婚姻讲究顺其自然,顺其自然的结果不一定会有理想中的收获,甚至有可能偏离原来所设想的轨道。


投资者一般都比较专注,对某个行业或者是某个企业有充分的了解,全面的考察后才决定是否投资。而且,一般都会考虑投资失败的后果。结婚的双方在婚前的了解仅仅只是此人生活的一部分,往往没有共同生活在一起时了解得多。最有趣的是,尽管结婚前人们内心都明白婚姻是有可能失败的,但是都宁愿相信它不会失败,对失败的可能性尽量避而远之。


投资者多数是比较理性而冷静的,但是绝对有激情。进入婚姻的人基本都是头脑发热的表现,激情很快被现实中的油盐柴米消耗殆尽。投资看重的是利益,婚姻注重的是感情。


投资的机会很多,需要资金的人甚至可以等待,因此,创业者有等待机会这一说法。婚姻的机会相对就是那么几个,你绝对不可以消极等待,否则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后悔都来不及。因此才鼓励人们追求幸福。


投资有风险,人们多数持谨慎态度,婚姻有风险,人们多数持乐观态度。


(以上仅为一家之言,未必就正确,请各位网友多多指教。)

浏览数:星期日, 04月 16th, 2006 未分类 没有评论